物理治療在孕產領域算是比較新的觀念,因此有很多孕產媽媽們不知道其實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忙緩解一些孕期產後的不適,並幫助身體更好準備生產與產後復原。
孕產期找物理治療師幫忙有幾個好處:減少孕期與產後不適(像是腰痠背痛)、學習好的姿勢和身體擺位、安全運動、在醫師照護之外多一雙眼睛查看身體的狀況、生產準備、產後恢復…等等。
以下是物理治療師在孕產期能夠幫助的一些方面,讓我們從懷孕當中說起。

減少孕期當中不適
在進入第二孕期後,隨著子宮逐漸變大、胎兒逐漸變重,許多肌肉骨骼的不舒服開始慢慢浮現。孕期當中常見的下背痛、骨盆帶疼痛、肩頸痠痛,都可能因為孕期身體的變化以及增加負重產生。
物理治療身為肌骨系統的專家,可以幫助找出姿勢或是肌肉關節的問題,並透過物理治療的方式去改善動作或是肌肉力量與協調,還有教導如何妥善支持身體各部位和孕肚,減少關節不當的受力,進而減少孕期不適。
想要繼續運動的孕媽媽,也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在孕期的時候監測身體的狀況並安全運動。
為生產做準備
有孕產專長的物理治療師也可能會教孕媽媽如何進行會陰按摩,以及在生產時能夠做哪些姿勢或動作緩解子宮收縮的不適,使生產過程較容易。
產後恢復
我自己非常喜歡與產後的媽媽們合作,一方面是可以看到可愛的寶寶(如果有帶來的話),另一方面是這段時間是可以修復很多過去身體問題的黃金時段。
產後可能會發生幾種常見的狀況:漏尿、骨盆底垂墜感、腹部與核心肌群無力、腰痠背痛…等。
骨盆底肌恢復
孕期與生產時造成骨盆底肌很大的壓力,因此骨盆底肌在產後也需要時間恢復,同時如果有好的方法幫助骨盆底恢復就更錦上添花。
一般的人會做骨盆底肌訓練的運動來幫助恢復,如果自己透過運動還是無法改善漏尿或垂墜感,可以諮詢有骨盆健康專長與訓練的物理治療師,進一步評估骨盆底肌的狀況,看看是否有正確使用骨盆底肌,進而擬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去改善症狀。
剖腹產、會陰的疤痕也經常造成不適,骨盆健康物理治療師也能夠評估並教妳如何照護與處理。
姿勢與核心肌群
約有40%的女性在產後六週仍有腹直肌分離與核心肌群無力的情形。除此之外,身體歷經10個月的變化,姿勢也可能較難自動恢復到孕前的姿勢。
好的腹直肌分離評估與訓練可以改善核心肌群無力和腹直肌分離的情形。即時沒有腹直肌分離,有很多人仍無法正確啟動核心肌群,所以還是要接受評估與訓練的喔!
照顧新生兒是件很累的事情,每隔兩小時的餵奶會讓任何人肩頸與腰痠背痛。因此學會正確的姿勢與抱嬰技巧就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另外,若能搭配強化核心肌群、背部與臀部的肌群,也能夠帶來更長遠的好處。
情緒與心理支持
產後隨著荷爾蒙與身體急遽的改變,加上照顧新生兒的壓力,媽媽們有許多說不出的心理感受。除了每個禮拜可以來找治療師聊聊吐苦水,運動也能夠幫助身體的荷爾蒙平衡,改善焦慮與情緒低落。
另外,如果注意到自己有一些情緒低落的時候,可以透過衛福部提供的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協助喔!
何時要尋求物理治療幫助?
- 肩頸腰背或骨盆帶疼痛影響日常生活(適用於孕期與產後)
- 產後6週後仍有漏尿(任何程度漏尿,幾滴也算)、骨盆底垂墜感,或出力時腹部突起
- 剖腹產疤痕不適或疼痛
- 便秘情形沒有在產後改善
- 難以恢復走路或日常活動,或是孕前運動
- 想開始運動但是不知道如何安全開始
如果沒有以上列出但有遇到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情形,可以留言或透過與我聯絡表格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