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

膀胱疼痛症候群(Bladder pain syndrome /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又稱為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可能包含的症狀是下腹疼痛、骨盆腔疼痛、膀胱疼痛與排尿困難、頻尿、夜尿。疼痛特別明顯是在膀胱漲尿的時候,排尿過後疼痛就會減輕。這類疼痛的狀況持續六個星期以上,就可能是膀胱疼痛症候群。

這是個很大、很困難的一個主題,也因為這樣,讓我遲遲無法動手。對於患者來說,這是嚴重影響每日生活的問題,對於醫師與治療師來說,也相當棘手。不但診斷困難,目前醫學界也還不確定發生的原因,治療的方式雖然有許多種,但是尚無一個最佳的定論。

造成膀胱疼痛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的原因

在正式獲得這個診斷之前,要先排除膀胱感染、癌症,與其他膀胱病變的可能性。

過去認為間質性膀胱炎的造成原因是因為膀胱的內壁/粘膜受損,導致尿液刺激膀胱壁與神經(才會有這樣的命名)。膀胱內壁/粘膜受損可能是因為感染造成。然而,在許多有膀胱疼痛的人當中,經過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膀胱內壁的問題;而有些有膀胱內壁受損的人,卻沒有膀胱疼痛的症狀。

因此後來有其他理論,認為可能是自體免疫與身體的發炎造成。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則有許多種,包過基因、環境、飲食、壓力…都有可能引發自體免疫與身體的發炎。在這種情形下,很多有膀胱疼痛症狀的人也伴隨有消化與腸胃的問題。比如說:對某些食物敏感、經常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脹氣…。也因此,讓膀胱疼痛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更加撲朔迷離,也很難找到標準的治療方式。

膀胱疼痛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的醫學治療

膀胱疼痛症候群沒有特定標準化的治療方式,且需依照個人的狀況去量身設計。目前的建議方式是從第一線的藥物開始嘗試,像是止痛藥、抗組織胺、減少頻尿藥物、肌肉鬆弛劑…等等。如果症狀還是存在,通常是雞尾酒式療法(合併藥物、膀胱灌注的治療方式)。若還是無效,那麼可能會使用肉毒桿菌注射與手術的方式處理。肉毒桿菌注射雖然可能有效,但是也有可能帶來相關的併發症,像是尿液滯留。手術則是最後一線治療,且並不建議,因為仍有一些膀胱疼痛症候群的人在進行手術移除膀胱之後,下腹疼痛的狀況依舊存在。

膀胱疼痛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的物理治療

由於骨盆底肌也有可能造成膀胱疼痛的症狀,因此在國外也會建議合併骨盆底物理治療,處理來自肌肉筋膜系統的疼痛。某些有特殊專長的物理治療師,可能也可以檢查並改善腹腔器官周遭筋膜的活動度。

除了直接由治療師做的徒手治療以外,物理治療當中也會教適當的呼吸方式幫助身體神經系統恢復平衡,降低疼痛,並且為個案設計合適的伸展運動、身體活動,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膀胱疼痛症候群/間質性膀胱炎的飲食與生活方式

除了醫學與物理治療等正規治療以外,保持恰當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於降低身體發炎與避免膀胱受到刺激對於控制疼痛都是必要的一部份。

常見的膀胱刺激物包括:咖啡因、酸性食物、人工甜味劑、辣的食物…等等。對間質性膀胱炎來說,高鉀的食物也有可能會對膀胱產生刺激。某些人可能對特定的食物也有敏感性,這就必須透過自己在飲食方面的紀錄找到特定敏感食物。

有膀胱疼痛的人晚上可能會有頻尿的現象,因此睡眠也受到影響。然而睡眠受到影響的話,身體對疼痛的敏感度會增加,使得原本膀胱疼痛的情形加重。透過藥物控制疼痛以入睡,或是用其他的方式改善睡眠,也是相當必要的。

理想的治療策略

最理想的治療策略是從多方面著手:

如果膀胱內壁/粘膜確實有問題,那麼應該透過口服藥物、膀胱灌注、生活習慣改善粘膜狀況。疼痛的情形可以透過嘗試不同的口服藥物去改善。但是有件事要謹記在心,不論是口服藥物或是膀胱灌注,每種藥物發揮藥效的時間長短可能不同,有些應立即發揮效果,有些需要數週,有些需要數月。如果已經使用某種藥物一段時間,卻仍不見改善的話,就應該換一種藥物或治療方向試試看。

慢性疼痛帶來的問題,是即使可能膀胱已經痊癒或沒有任何問題了,疼痛依舊存在。這個時候就不是簡單的止痛藥就能夠幫助的事情了。(對於慢性疼痛,又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物理治療在這段時間內是幫助控制疼痛很好的一個方式,因為許多有這個問題的人會合併其他肌肉筋膜的緊張,導致疼痛加劇。在藥物與物理治療的雙重加持下,對於疼痛初期的控制會有相當的幫助,避免嚴重疼痛延續發展成慢性嚴重疼痛。

❤︎你的分享是讓我們成長的原動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