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常見的功能性消化系統問題,根據幾年前的統計,大約每五到六人當中就有一人有慢性便秘問題(盛行率在2-27%之間,不同族群有差異),在老年人當中更為常見,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便秘的情形。
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飲食、腸道蠕動與吸收能力、行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藥物…等等。缺乏纖維的精緻飲食、飲水不足、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憋著不去大便、對食物敏感(比如腸躁症)…等等,也增加造成便秘的情形。
常見且多數人會尋求的治療便秘的方式包括纖維補充保健食品、軟便劑、瀉藥,還有新型的藥物來幫助排便。但光靠放進嘴巴的東西並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問題,身體活動對於腸道蠕動也扮演關鍵的角色。透過軀幹的動作還有活動時身體與地面產生的作用力,都能夠刺激腸道活動幫助消化的食物移動。
模範排便要素
模範排便主要有二大要素:優秀便便品質(消化道製造出的糞便)與開闔自如的大門(骨盆底肌控制)。
優秀便便品質始於我們放進嘴巴的東西,富含纖維(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能幫助增加糞便體積,加速消化廢棄物在腸道中的移動速度,並且適當攝取水份,讓身體不需要從糞便中回收水分。(註:纖維並非攝取越多越好,過度攝取纖維但水分不足時,可能會惡化便秘問題。請諮詢醫師與營養師。)確實咀嚼食物,幫助減低消化道的負擔,也能幫助身體吸收更多適當的營養。
我很喜歡這張圖,顯示出糞便製造過程需要那些程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吃進來的東西會影響到我們的便便品質以及排便習慣。
用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每天觀察自己的便便品質也很重要,可以知道你是否吃了對你的身體來說對的食物。若家裡有孩子,也可以觀察孩子的便便形狀。便秘問題在孩童身上也相當常見,必要的話盡早治療以避免身心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兒科骨盆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忙。
骨盆底肌—決定是否放行便便的衛兵
從直腸到骨盆底之間還有一些小肌肉與感受器,能監測並分辨直腸中的物質,像是液體(稀大便)或固體(實大便)、氣體(屁),再決定是否放行,接著通知骨盆底肌做出回應。
骨盆底肌是控制便便出來的門戶,除了擋住不該出來的東西以外,也有可能會在該開門的時候不開門而造成排便困難。當飲食習慣與藥物無法改善便秘狀況,或是便便很軟,但出來像鉛筆一樣細時,就會考慮骨盆底肌的問題。(當骨盆底肌的肌張力過強,會使便便變細,就像製麵機的原理。)
有些有慢性便秘問題的人在試過一切飲食與藥物方式後仍有排便困難,有可能是因為骨盆底肌的肌肉協同失調(Dyssynergia),或是 Outlet Dysfunction Constipation ,兩者都屬於骨盆底肌問題,這時就會被轉診到物理治療處理肌肉問題。
這種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骨盆底肌在應該放鬆(打開大門)的時候不打開,反而緊緊閉大門,因此無論肚子用多大的力氣,糞便會被堵在出口而出不來。這種情形發生久了,也有可能產生骨盆腔器官脫垂。
維持骨盆底肌的健康也能幫助排便更加順暢。好的便便品質讓身體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能順利將糞便排出,減少對骨盆底肌不必要的負擔。另外,好的排便姿勢也能夠幫助我們的骨盆底肌放鬆,讓大門打開,跟便便說再見。
其他造成便秘的原因
不良習慣,比如忍著便意不去上廁所,或不專心上廁所(邊上廁所邊用手機);腹部手術造成的疤痕沾黏(像是剖腹產或子宮切除術)、胃或腸子的手術(像是袖狀胃切除術或大腸手術)、懷孕…等等。
非藥物方式幫助解決便秘問題
第一步要先製作模範便便:吃對東西!規律時間與適當分量的飲食能幫助調節腸道系統的規律,沒有食物哪有便便?
再來是身體活動 — 整天坐著不動,我們的腹腔器官也無法活動。走走路、跳一跳,都能夠幫助內臟器官活動並促進血液循環。
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感到便意就去廁所 — 和膀胱不同,當直腸告訴你去大便,就請你乖乖去大便。延遲或忽略便意的習慣會使身體減低排便的訊息,而沒有便意,自然就不會想大便,就會變成便秘的習慣。
按摩肚子—晚上睡覺前或早上起床後,從右下腹開始,沿著腹部整圈順時針按摩幾回,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我會在下一篇分享更多大腸按摩的細節。
起床後吃或喝點溫熱的東西—熱的食物有助於喚醒消化系統,當消化系統啟動,就會有便意了。
後記
通常會來到物理治療的便秘病人都因為飲食與藥物的方式無法改善他們的問題。我會嘗試以徒手治療的方式去改善他們腸道的活動度,效果一般來說都還不錯。若病人能繼續以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維持,便秘的狀況通常都能解除。消化系統很穩定,也很頑固。要去改變它原本的模式會需要花一段時間,從數週至數月不等,但堅持到底,它不會讓你失望。
參考資料: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