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第四孕期)動起來!

2025加拿大針對產後一年的身體活動、靜態生活模式與睡眠提出了最新指引!

這份指引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要「動起來」

在大多數的社會當中,生產之後的重心幾乎都放在新生兒身上,產婦的需求似乎不被多數家人重視,甚至產婦本身也可能因為要照顧新生兒,而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二位。

產後一年內的時間又稱為第四孕期,可以當作是懷孕的延續(特別是產後的12週內)。雖然寶寶已經出生,但是產婦的身體還在持續變化。產後也是一個能夠改變未來生活模式與運動習慣的黃金時期,並進一步避免未來可能產生的慢性病,像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因此現在醫療界越來越重視這段時間的恢復與照護。

產後身體活動為什麼重要?

產後睡眠和活動

之所以這麼強調身體活動的重要性,是因為產後婦女因荷爾蒙變動、缺乏睡眠、照顧新生兒…等等因素,若同時缺乏家人與社會的支持,可能會產生產後憂鬱症而造成憾事。

讓產後媽媽們動起來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避免並改善產後憂鬱症!

身體活動附帶的好處還有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尿失禁減重甩肉減少腰痠背痛減少三酸甘油脂…等等。

在產後12週內開始從事身體活動,對減少產後憂鬱症的效果最好。即使超過12週還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還是要動起來。

建議一但傷口(會陰或腹部)癒合、沒有出血的情形,以及沒有其他不能運動的健康狀況,就可以開始活動。每週要有120分鐘中強度身體活動,分散在至少四天中。念在媽媽們生完小孩時間有限,各樣的運動都可以,只要身體動起來就可以算。其他時間則做輕度活動,盡可能保持活躍的生活模式。

對於剖腹產的媽媽們,在生產完後隔天就可以試著下床活動(去個廁所、在房間裡面慢慢走動),並避免一直臥床休息。提早開始活動能幫助減少併發症、加速復原。

產後回到運動,我該從何開始?

產後的骨盆底運動

不論是陰道產或剖腹產,骨盆底運動對產後恢復也很重要。建議是每天都做。

骨盆底運動可以隨時開始,如果不確定是否使用正確肌肉,可以尋求骨盆健康物理治療師的幫忙。

尿失禁只能做凱格爾運動嗎?

產後睡眠問題好困擾

會陰撕裂

這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問題。目前對於產後的睡眠時間沒有標準,一方面是因為照顧新生兒就會影響睡眠的連續性還有理想時間,使產後媽媽很難遵守一定的睡眠時間。

睡眠不佳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長期睡眠不足也會惡化產後憂鬱的情形。因此,這份指引還是建議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優化睡眠。

優化睡眠的第一個方式就是白天的身體活動。雖然聽起來很矛盾,精神體力都不好了,還要去運動?雖然睡眠量可能還是很難充足,但是運動會幫助提升睡眠品質,改善白天精神狀態。

另外就是很重要的睡眠衛生,包括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讓房間保持黑暗涼爽…等等。

運動會影響哺乳嗎?

沒有研究證據顯示運動會減少母乳產量或影響新生兒發育。但是因為哺乳會消耗大量卡路里,母親需要補充足夠營養與水分,才不會影響母乳產出,或造成產後媽媽營養不良造成的無月經症、傷口復原不良、骨質疏鬆、失眠與疲勞。

因為哺乳的時候胸部大小變化大,想開始運動會建議購買支撐力充足的運動內衣,並且在運動之前先將母乳擠出,盡量減少運動時胸部可能產生的不適。

注意要點

每個人能夠開始參加中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點都不同,個人化設計、根據個人的症狀、循序漸進,是這份指引想強調的重點。不是要你生完之後馬上做重訓、馬上跑馬拉松,也不要看網路上某某人做這個運動就盲目跟風。

建議從低衝擊性的運動做起,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再決定是否要增加衝擊性和運動強度。如果不確定,就應該諮詢專業人員。

如果開始運動之後注意到身體產生一些新的症狀,像是漏尿、腹直肌分離、腰酸背痛,那就還是建議找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

如果孕期或生產的時候有一些健康狀況,像是孕期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那應該先諮詢您的醫師,或是了解孕產問題的物理治療師。

原文資料:2025 Canadian guideline for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throughout the first year postpartu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